- 相關推薦
2025上海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時間+入口+規則)
2025年度上海高考志愿填報實行“院校+專業組”模式,本科批次設置多達24個志愿選項,確保考生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5上海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時間+入口+規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5上海高考志愿填報和截止時間及入口
2025上海高考志愿填報和截止時間
(1)第一次填報及截止時間:2025年7月1日8:00至7月2日17:00
填報批次:本科批
(2)第二次填報及截止時間:2025年7月29日9:00至16:00
填報批次:專科批
2025上海高考志愿填報入口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官網,入口網址為:
https://www.shmeea.edu.cn/page/
2025年上海高考志愿填報規則
一、本科階段
1.志愿填報單位
本科志愿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
2.志愿填報數量與志愿性質
(1)綜合評價批次設置4個平行志愿。
(2)零志愿批次設置3個平行志愿。
(3)本科提前批次設置4個順序志愿。
(4)本科藝體類設置甲、乙兩個批次,各設置1個順序段志愿和10個平行段志愿。
(5)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設置4個順序志愿。
(6)特殊類型招生(高水平運動隊)針對零志愿批次設置1個志愿,針對本科普通批次設置3個平行志愿。
(7)本科普通批次設置24個平行志愿。
考生填報志愿時,可以填滿各批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以只選擇填報部分志愿。
3.志愿填報時間
所有本科志愿均在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公布后填報。具體填報日期另行公布。
4.選考科目要求
考生應根據本人實際情況,結合興趣、愛好,合理選擇各批次具備填報資格的志愿。填報時應仔細閱讀相關高校的招生章程規定,須對照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填報志愿。
考生的選考科目與擬報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相符時,才具有填報該院校專業組志愿的資格。若擬報院校專業組提出單一科目要求,考生的選考三科含有該科即具填報資格;若擬報院校專業組提出兩(三)科科目要求,各科關系為“和”,考生的選考三科須包含這兩(三)科方具填報資格;若擬報院校專業組科目要求為“不限”,考生選考任何三科均具填報資格。院校專業組另提出單科成績要求的,符合其規定的考生方可填報。
5.文化控制分數線
考生高考成績發布時,將公布2025年本市本科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1)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
(2)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
(3)藝術類本科文化控制分數線
藝術類本科文化控制分數線為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舞蹈類、戲曲類文化要求適當降低,相關本科文化控制分數線另行公布。
(4)體育類本科文化控制分數線
體育類本科文化控制分數線為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0%。
6.各批次志愿填報要求
填報綜合評價批次志愿的考生須在初報名的公示合格名單中,且高考成績達到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
填報本科提前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民航、軍校、消防等提出特殊要求的,按其規定執行)。部分高校及專業對體檢、面試、政審等還有相關報考要求,考生須比對擬報高校要求,符合資格者方可填報。在本市招收民航飛行技術專業的高校相關專業歸并為一個院校專業組,組內各專業志愿按分數優先方式進行專業錄取。
填報本科藝體類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高考成績達到藝體類相應類別本科文化控制分數線;專業成績須統考或校考或戲曲聯考合格。高校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和本科藝體類批次志愿不得兼報。
填報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具有本市農村戶籍。
填報特殊類型招生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擬報高校的相關要求并在確定的合格考生名單內,且公示無異議。
填報本科普通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
7.征求志愿
本科藝體類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設征求志愿,未完成公布計劃的高校均須開展征求志愿。其他批次不設征求志愿。
本科藝體類甲批次錄取完畢后開展一次征求志愿(即藝體類乙批次)。高考成績達到本科藝體類相應類別本科文化控制分數線且專業統考合格的未被錄取考生具有填報資格。
本科普通批次錄取完畢后開展兩次征求志愿。高考成績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未被錄取考生具有填報第一次本科征求志愿的資格;第二次征求志愿實行降分錄取政策,是否同意降分由高校自主決定,高考成績滿足本科降分要求的所有未被錄取考生具有填報第二次本科征求志愿的資格。
8.專業志愿設置
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內設4個專業志愿。考生在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中均須選擇愿否服從專業志愿調劑。
二、專科階段
1.志愿填報數量與志愿性質
專科提前批次設置2個順序志愿;專科藝體類批次設置8個平行志愿;專科普通批次設置8個平行志愿。
2.志愿填報時間
專科各批次志愿的填報時間為本科階段錄取結束后。具體填報日期另行公布。
3.志愿填報要求
未被本科階段錄取且符合專科志愿填報要求的考生均可填報。
專科提前批次志愿與專科藝體類批次志愿不得兼報。填報專科藝體類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高考成績達到藝體類專科文化控制分數線;專業成績須統考或戲曲聯考合格。高校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4.征求志愿
專科各批次均設征求志愿,在專科普通批次錄取完畢后統一開展。
5.專業志愿設置
每個院校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考生在每個院校志愿中均須選擇愿否服從專業志愿調劑。
2025上海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熟悉志愿設置和批次規則:
了解不同批次的志愿性質、數量和投檔方式。如綜合評價批次設4個平行志愿,按平行志愿方式投檔;本科提前批次設4個順序志愿,按順序志愿方式投檔。
注意各批次的填報資格和錄取順序,例如填報綜合評價批次志愿的考生須在初報名的公示合格名單中,且高考成績達到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本科提前批次和本科藝體類批次志愿不得兼報。
合理安排志愿順序和梯度:
對于平行志愿批次,如綜合評價批次、本科普通批次等,可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安排志愿順序。將最想去的院校專業組放在前面,同時也要有一定數量的保底志愿,以降低落榜風險。
在填報綜合評價批次志愿時,要根據自己的分數和對各院校專業組入圍分數線的預估來排序。第一志愿可以是沖刺的院校專業組,后面的志愿依次降低難度,且不建議在綜評批次填報預估入圍分數遠低于自己高考分數的學校來保底。
2025上海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是什么
(一)平行志愿填報策略
沖穩保梯度:沖刺院校選擇往年投檔線略高于自身成績的專業組,穩妥院校選擇成績匹配的專業組,保底院校選擇明顯低于成績的專業組,確保每個梯度有足夠數量的志愿。
志愿順序:將最心儀的院校專業組靠前排列,同時考慮地域、專業熱度等因素。例如,同層次院校中,優先填報一線城市或特色專業強的院校。
服從調劑:建議勾選 “服從專業調劑”,避免因專業分數不足退檔。但需提前了解專業組內所有專業,確保可接受調劑范圍。
(二)專業選擇技巧
選考科目匹配:新高考下,專業組按選考科目分組。例如,化學 + 生物組合可報考醫學類專業組,物理 + 歷史組合可報考文科類專業組,需嚴格對照選考要求。
冷熱平衡:既關注熱門專業(如金融、計算機),也不忽視冷門但就業穩定的專業(如師范、醫學),結合個人職業規劃綜合考量。
跨學科選擇:部分專業組包含跨學科專業(如 “物理 + 不限” 組可能含工科和文科專業),可拓寬選擇范圍,增加錄取機會。
2025上海高考志愿填報流程
流程1:注冊登錄
首先考生需要進入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官網,注冊并登錄賬號,登錄成功后就可以根據公告進入相應的志愿填報頁面。
流程2:查詢招生計劃
在填報前上海會公布招生計劃,考生可以在相應的欄目查詢院校代碼、專業代碼等信息,以便后續填報志愿時填入對應信息。
流程3:選擇批次
選擇好心儀志愿后,考生就可以進入志愿填報環節,首先就需要選擇自己要填報的批次,選擇后進入正式填報頁面。
流程4:正式填報
考生根據要求,填入心儀志愿的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院校代碼、院校名稱、專業代碼、專業名稱等。
流程5:提交志愿
在填寫完所有志愿后,點擊提交按鈕即可提交志愿,正式完成志愿填報。提交完成后,在截止時間前都可以檢查并修改志愿。
2025上海填報高考志愿的竅門
調劑策略:
必須勾選服從專業組內調劑,否則退檔風險超60%58但需排查組內是否有“死亡專業”(如法學組含社會學、醫學組含護理學)510規避捆綁組:
慎選“不限選科”綜合組(如華東政法Q5組含法學+日語),易被調劑冷門專業5優先“純凈組”(如復旦Q1組僅經濟學類)5選科雷區:
理工科必選“物理+化學”(覆蓋96%專業),臨床醫學需“物化生”58色盲/色弱避開醫學、化學、美術類專業組。
數據工具應用
位次換算(6月23日公布成績后):
用《一分一段表》查2025年分數對應位次(如600分≈714名)1112對比近3年數據:目標專業組錄取位次波動>5%需謹慎46專業組內排序:
采用 “2熱門+2中性+2冷門” 搭配(如:計算機→電子工程→生物技術)47熱門專業填前2位(檢索優先級最高)
上海高考平行志愿經典10問解答
1、平行志愿推出,給考生帶來哪些好處?
答:一是降低志愿填報風險。以前填報志愿,第一志愿落空,很可能導致第二、三、四志愿也隨之落空。而實行平行志愿,依據“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第一、二批本科的A、B、C、D四個平行志愿,與第三批專科(高職)A-H的8個平行志愿,都有被錄取的可能性。
二是減輕考生在志愿填報過程中的焦慮心態。以前填志愿,幾大“金剛”不可能出現在同一張志愿表中,比如把復旦、上海交大、同濟填在同一張志愿表上,會被認為是嚴重的填報失誤,考生必須在這幾所學校中選擇一所作為第一志愿,這種選擇增加了考生的焦慮。而平行志愿填報,可以將與自己實力對應的相同層次高校放在一起。志愿填報的風險減低、焦慮減輕、選擇空間增大,因而考生高考的緊張情緒也會減輕一些。
三是很大程度保護了高分考生。以前由于一分之差,可能導致高分考生從名校落到一般高校。而在平行志愿中,高分考生遭遇“滑鐵盧”的可能性大大減小,只要定位準確、志愿搭配合理,高分考生可以更充分地選擇理想的學校與專業。
【舉例1】2006年,復旦、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同濟大學的文科錄取分數線分別為544分、527分、512分、501分。考生小劉將復旦作為第一志愿,結果他考了530分,雖是高分,但由于第一志愿沒填好,落到了一般本科院校。今年,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假如考生填A、B、C、D四所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分別為540、520、510、500分,他考了530分,那就會被B校錄取,如果考了512分,就會被C校錄取。
【舉例2】如某考生高考成績為498分,本科第一批四個平行志愿分別為:1、上海交通大學;2、上海財經大學;3、華東理工大學;4、東華大學。在本科一批錄取投檔時,由計算機按程序先從高分考生開始按志愿投考生檔案,投到498分時,先看該生四個平行志愿里第一個志愿上海交大是否已經滿額,未滿額,則投給交大,若滿額,則再看該生的第二個志愿。如沒滿額,則將該生檔案投放到上海財經大學;如仍滿額,再看第三個志愿華東理工大學。依此類推,直至在這四個志愿中出現空額。如都已經滿額,則該生本科一批的四個平行志愿均報高了,只能等待征求志愿時再填報了。
2、考生如何較準確地進行定位?合理填報平行志愿?
答:由于本市第一、二批本科是考前填志愿,因此,準確估計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名次,是十分關鍵的。因為,高考是按比例錄取考生的,即根據招生計劃數,按所有考生的分數,從高到低進行錄取,每批次的錄取控制線,也是根據這一批次錄取計劃、考生的考試情況劃定的。
如何自我定位?方法有二。其一,根據區縣模擬考的成績,根據自己在區縣中的名次,推算在全市考生中的名次,由此結合各校的招生計劃,估計其他考生的走向,填報志愿;其二,根據自己在學校全年級中的名次,對比往年相同水平學生報考學校的情況,確定自己重點考慮的批次,以及可以填報的學校。
【舉例1】考生小王就讀于一所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全年級300余人,他的成績排在200名左右。根據往年情況,排名在這一層次的學生,大都考進“二本”院校。所以,在填志愿時,小王應該把關注點放在“二本”院校。
3、考生該怎么填報“一本”中的平行志愿?
3、各批次不同分數段的考生,例如,有實力考“一本”院校的考生中,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的考生,各自應該怎么填報“一本”中的平行志愿?
答:平行志愿填報,使得什么成績對應什么層次的學校,更為明顯。對于有實力報考“一本”院校的考生來說,可以根據歷年錄取分數線情況、學校聲譽與影響力情況,把“一本”院校也分為高分段學校、中分段學校、低分段學校等。
高分段學生,可以選擇高分段學校作為A、B志愿,選擇中上分段高校作為C志愿,選擇中或中下分段高校作為D志愿“保底”。
中分段學生,可以選擇中上分段學校作為A志愿,“沖刺”一下,選擇中分段學校作為B、C志愿“求穩”,再選擇一所中下分段學校或靠近“一本”控制分數線的學校作為D志愿。
低分段學生,可以選擇中分段學校作為A志愿,選擇低分段學校作為B、C、D志愿。相對來說,“一本”院校中,低分段高校每年招生數量比較大。
4、填平行志愿,應該注重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填平行志愿,一定是遵循“從高分學校到低分學校”的順序來填嗎?應該注重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如果考生特別喜歡某個非名牌大學的熱門專業,應怎么填?
答:因為平行志愿投檔,是根據分數高低、按志愿先后逐一投檔的,因此建議考生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填報高校,否則,把低分學校填在前,高分學校填在后,低分學校未能被投檔,高分學校被投檔的可能性也就很小。
至于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要看考生的關注點是放在學校還是專業上面。如果更在乎學校的品牌,那么可以學校為線索進行選擇;如果有強烈的專業興趣,則可以專業為線索進行選擇;如果特別喜歡某非名牌大學的熱門專業,當然可以在實力允許的范圍內,把這所學校作為A志愿,把喜歡的熱門專業作為第一專業志愿。
【舉例】考生小張在“一本”院校中,填了A、B、C、D四所高校,結果A校錄取分數線490分、B校500分、C校480分、D 校470分,如果她考了510分,就會被A校錄取。因為,平行志愿投檔遵循“考生之間,分數優先;考生個人,志愿優先”的原則。即便小張考分超過500分,但還是被A志愿高校錄取。
5、平行志愿填報的風險在哪里?
答:平行志愿仍有風險。
風險一,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雖然為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今年本市規定高校錄取時的投檔比例為105%,但這同樣意味著有近5%的考生可能因為投檔未錄取而被退檔、進入等待征求志愿的考生行列,其中包括一些報考名校的高分段學生。如果把全市5000名以前的考生視為高分者,那么有約250名學生可能遭遇這個問題。因此,考生在選擇“沖刺”一所學校時,必須考慮到沒有“沖上去”所帶來的后果。
風險二,自我定位不準帶來的風險。雖然平行志愿為考生選擇同一層次學校提供了機會,但是,如果學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考生不考慮自身實力,選擇的都是比較熱門的學校,就有可能所有投檔均失敗,A、B、C、D四個志愿都落空。
風險三,不服從專業調劑帶來退檔風險。即使考生成功投檔進入所報高校,但是由于所填專業滿額,而考生自己又不服從專業調劑,則可能被退檔,需要重新征求志愿。因此,填志愿時選學校還是選專業,考生必須正確對待,在填報時做出取舍。如果看重學校,那么對專業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建議考生服從專業志愿調劑。很多高校雖然不是一流高校,但卻擁有一流的專業,考生如果看重專業,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
【舉例】考生小林有實力考“一本”院校,根據區里模擬考結果,她處在中分段水平。如果,她在A、B、C、D四個志愿中分別填了上海交大、同濟、上海財大、華東師大,那么根據她的水平,很有可能這四所高校都進不了,落到征求志愿的行列。
市教育考試院相關人士提醒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愿’就是萬無一失的保險箱”的觀念完全是錯誤的。“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不是靈丹妙藥,它能降低“填報博弈”成分,但仍然有風險。他舉例說,如某些專業屬于費用較高的中外合作辦學的、有身高等身體條件限制的、或“加一”科目只招某學科的,如果考生填報時“不愿調劑”,那還是有可能被退檔,最后只能去征求補填志愿。因此,該人士建議考生,還是要按自己的志愿傾向填報,不愿去的專業盡量不要填。
高教專家、上海交大熊丙奇教授則告訴記者,以前是等第志愿,而根據資料,上海高校98%的名額在第一志愿就錄取結束了,因此第一志愿特別關鍵。現在實行“平行志愿”是“分數優先”然后“檢索志愿”,即把考生的分數排名次,然后從高分到低分投檔,可以說把相近的學校能夠并列在“平行志愿”內,改變了以往同一層次學校不能共存于一個批次的情況。然而熊丙奇也提醒考生和家長,由于各校投檔比例未定,而且須參考加分因素、學生專業填報情況、是否服從調劑等因素,每個學生投進去不一定都能被錄取,如不能被錄取退檔,那么所有的“平行志愿”就有可能落空,只能進入最后的征求志愿。
為此,熊丙奇建議考生,必須要兼顧到自己在高中階段的成績排名,以及個人愛好,切忌扎堆、跟風。首先要準確定位“平行志愿”中的A,這依然是很重要的;其次,所填的A、B、C、D四校還是要跟考生的水平相吻合;第三,適當拉開距離,各個“平行志愿”間有梯度,同一層次的學校不宜一起報,這樣容易一起落榜,并要有“保底”的學校;第四,“平行志愿”對高分的學生能起到保護作用,但中間層次的學生還是要慎重填報,如要考慮到出現萬一專業填高了卡在投檔線上、又因不服從調劑而被退檔的尷尬情況。
在專業的填報中,不要全部填報熱門專業。如果高考成績不占絕對優勢,就一定要將專業志愿適當分散、合理搭配。如果考生特別希望進入所填報的高校學習,一定要充分利用“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注意不同專業錄取時對相關單科成績的要求,不要盲目填報因身體條件高校不予錄取和自己不宜就讀的專業。
6、面對在滬招生的外地高校,應如何選擇?
6、往年,市教育部門要求,考生在每個批次的高校志愿中至少填一所外地高校。今年,不強制填外地高校了,面對在滬招生的外地高校,考生應如何選擇?
答:對待外地院校,考生應該從擴大學校選擇面,以及長遠的職業發展角度加以考慮。不能因為沒有填報外地高校的“強制”要求,就放棄外地高校志愿。因為不少在本市招生的外地院校都是位列“211工程”的重點院校,且有不少專業屬于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專業,不少專業培養社會緊缺人才,就業形勢很好。
另外,市教育部門鼓勵考生填報外地院校。對填報外省市院校志愿的考生,當規定分數線上平行志愿投檔后仍有缺額,可在征求志愿前,在征得外省市招生院校同意的情況下,對一本、二本、三批高職(專科)線下20分之內、填報有志愿的考生,加20分實行平行志愿投檔辦法,錄取與否由外省市招生院校決定。根據往年實踐,相當多的外地高校接受加分投檔,或者降分錄取。分數在“一本”控制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如果想讀“一本”院校,在“二本”控制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如果想讀“二本”院校,填報外地高校是不錯的選擇。
7、平行志愿,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有何影響?
平行志愿,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有何影響?那些享受“特別優惠”的考生,應如何填志愿?
答:如果考生享有政策性加分,可以作為自身定位的重要因素加以考慮,因為政策性加分直接加到高考原始分上,之后再對考生進行排序。而院校加分,是在學校獲得考生的檔案之后才能實施的加分。考生獲得院校加分,可以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并且在專業錄取中占得優勢。
有些考生在高考前經過高校的自主選拔測試,享受“特別優惠”。如,復旦和上海交大今年各自主招生500人,在高考前已確定了“預錄取”考生名單,這些考生需把復旦或交大填在A志愿。有的考生進入重點高校5%自主招生范圍,也就是說,他們的高考分數只要達到“一本”控制分數線,就能被這些重點高校錄取,那么他們應該把給予其優惠政策的高校填在A志愿。
8、填志愿前,考生和家長應做哪些準備?
答:考生和家長應準確了解招生政策,吃透招生規則;要結合多次權威性考試情況,比較準確地評估考生實力,確定大致報考的學校范圍;在此基礎上,詳細了解報考學校的辦學情況、錄取細則(包括專業錄取規定、加分政策等)。
有了平行志愿,考生對高校的選擇權大了。因此,填報時應該把所有志愿都作為第一志愿來考慮,認真分析所填報學校的辦學實力、辦學傳統與專業特色。而不像以前那樣,只對志愿表上的“第一志愿”負責。
9、為啥本科不能先考后填?
目前,我國已有湖南、江蘇、浙江三省先后采取平行志愿填報模式,上海是全國第一個實行平行志愿的直轄市。不過,上海的平行志愿和這2省份有所區別,本科志愿仍然采取先考后填。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張民選表示,此舉是為了引導考生從自身綜合素質、學業成績和興趣愛好來選擇志愿,而不是唯分數選學校。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汪歙萍提醒高三學生,填報志愿時,就應理性地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個規劃。
10、平行志愿推出后,高校錄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態勢?
能否預測一下,平行志愿推出后,高校錄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態勢?
答:平行志愿推出之后,分數與學校之間的對應關系可能更明顯,即高分學生對應名校,一般分數學生對應中等學校,這可能會導致名校的錄取分數線進一步“上揚”,而中等層次學校獲得高分考生的可能性減小。估計往年出現的復旦大學上一年分數線高、第二年因為大家都不敢填而導致分數線下滑的“大小年”情況會消失。
一、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
1.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按各院校確定的比例計算出投檔數后,向招生院校投檔(若計算的投檔數產生小數點,則按四舍五入計算到個位數)。
2.平行志愿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在高職(專科)平行志愿投檔時,按考生高考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總分(含教育部和市教委規定的加分項目的加分分值),從高到低、逐分逐個地檢索考生填報的本批次A、B、C、D、E、F、G、H八個院校志愿,按順序進行投檔,一旦進檔,不再檢索后續志愿。
3. 當考生合成總分相同時,按確定的文、理科不同的單科比較順序對考生進行排序:文科同分的單科比較順序依次為語文、外語、數學;理科同分的單科比較順序依次為數學、外語、語文。
4. 部分認可本市加分投檔政策的外省市院校,院校投檔線可低于本市公布的高職(專科)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20分及以內,即文科在124分—143分之間、理科在174分—193分之間。換言之,當考生成績單上的高考合成總分文科低于124分、理科低于174分,不可能享受高職(專科)加分投檔政策。
5. 投檔線不是錄取線,考生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后,各招生院校根據公布的招生章程進行專業錄取,在招生院校完成全部專業錄取后自然產生的、實際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即為錄取線,同一招生院校的不同專業可能會有不同。
二、考生如何根據公布的院校投檔線,來判斷自己能否被投檔或被投檔至哪個志愿院校?
以高職(專科)批次的理科為例,本市考生小李高考語、數、外三門科目總分191分、小盧和小張均為179分、小王175分、小周172分,皆低于高職(專科)批次線,且5人均未在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前被錄取,填報的志愿均為:A 上海立信(276分)、B 上海電機(263分)、C 出版高專(241分)、D 哈金融(230分)、E 武漢交職(186分)、F 冀外國語(190分)、G中國環管(179分)、H 湖南鐵職(178分),括號內為各志愿院校高職(專科)投檔線(含加分投檔)。
1.小李191分,沒有到A、B、C、D志愿的投檔線,但高于后面院校志愿的投檔線。根據平行志愿投檔規則,可以判斷出被投檔到E志愿武漢交職,無需進行單科成績的比較,也無需再看后面的F、G、H志愿。
特別提示:雖然F志愿冀外國語(190分)投檔線高于E志愿武漢交職(186分),但因為小李將武漢交職志愿填報在前,所以小李不會被投檔到冀外國語。
上海志愿填報流程詳細步驟
1、閱讀招生計劃
特別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對填報志愿的要求以及一些有特殊規定的院校和專業進行了提示,考生一定要全部閱讀。
2、擬定志愿草表
建議考生上網填報志愿前,先將選報的志愿填寫到志愿草表上,再按志愿草表上的內容上網填報,可以減少在網上反復修改的次數,減少出錯的可能性。
3、登錄指定網頁
登錄省招辦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如果網絡管理員已經將網報地址設置為瀏覽器的主頁,打開瀏覽器就可以啦。
4、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用戶名是考生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要輸入初始密碼,初始密碼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證號。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再點擊“登錄”按鈕即可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5、首次登錄后必須修改密碼
填寫聯系地址和電話,閱讀考生須知。首次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時,計算機屏幕上會出現修改密碼、填寫聯系地址和電話及閱讀“網上填報志愿考生須知”的界面。考生必須按要求修改初始密碼并填寫聯系地址、電話等信息。考生應仔細閱讀“網上填報志愿考生須知”,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后再執行“修改”操作。考生只有正確完成本界面操作后方可進入系統進行其它操作。
6、選擇批次填報志愿
先在網頁上點擊“填報志愿”按鈕,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例如,你要填報第一批本科志愿,就點擊“第一批本科”,進入第一批本科志愿欄,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填到一本志愿欄內。填完一本志愿后,如果你還要填報二本志愿,就點擊“第二批本科”,進入第二批本科志愿欄填二本志愿。不同批次不同序號的院校志愿和不同序號的專業志愿要填到對應的志愿欄,每個志愿要與志愿欄一一對應,千萬不要錯欄錯位。
7、檢查核對
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輸入完畢后,點擊“下一步”按鈕,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將你填的代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和專業,屏幕上會顯示你填報的院校名稱和專業名稱。這時候,要閱讀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細核實顯示的學校和專業是不是你想要填報的,如果不是,或出現紅色字體顯示的“無效院校”或“無效專業”就說明填錯了代號,一定要按正確的代號更正,要不然就張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補填志愿,可以點擊“上一步”按鈕,返回到填報界面進行修改或補填。
8、保存志愿信息
檢查志愿信息無誤后,點擊“保存”按鈕,只有點擊了“保存”按鈕,填報的志愿信息才會儲存到網報系統中;不點擊的話,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沒有填報志愿。每一個批次的志愿填好后,都要點擊“保存”按鈕,保存這個批次的志愿信息。
9、查詢志愿,退出系統
把需要填報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報完畢后,點擊“查詢志愿”按鈕,可以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報情況,檢查所填批次、院校、專業志愿是否完整準確,是否存在無效院校志愿或無效專業志愿。如果沒有問題了,點擊“安全退出”按鈕,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
10、修改志愿
考生可在截止時間之前隨時登錄系統使用“填報志愿”與“查詢志愿”功能。特別提醒考生的是,修改志愿后一定要點擊“保存”,否則修改無效,多次修改志愿以考生最后一次保存為準。修改密碼與聯系方式:考生可在截止時間之前隨時登錄系統使用“修改密碼”及“修改個人信息”功能進行修改。
上海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1、首次登錄要改初始密碼
考生本人對自己的密碼負責,務必要妥善保管好密碼。若忘記或遺失密碼,可以憑準考證和身份證向縣市招辦申請恢復初始密碼,恢復初始密碼后,考生應及時登錄系統更改。密碼設置不能過于簡單。
2、上網填報有時間限制
考生每次登錄網報系統后填報時間為30分鐘,應在加分鐘內完成志愿、填報,若超過30分鐘,系統將自動退出。如果考生還要填報或修改,可以在15分鐘以后再次登錄網報系統,3、記住“保存”和“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報完成、檢查無誤后,一定要點擊“保存”按鈕,將填報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網報系統。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離開計算機時,一定要選擇“安全退出”,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避免密碼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4、避免草率填報、多次修改
高考志愿的重要性決定每一位考生必須慎重填報每一批次的每一個志愿,先填寫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時間反復斟酌;對照擬好的志愿、草表在網上一一填寫,不容易出現錯漏。
上海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再次核對個人填報信息
填報結束后,最好再進行檢查,安全退出系統10分鐘后再次登入網頁,如果所填信息無誤才表明志愿填報工作完成。
考生和家長在填報結束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網報密碼,防止丟失和泄露。逾期不得再登錄修改,不上網填報志愿的考生按自動放棄處理。
2、時刻保持手機通信通暢
志愿填報完,招生辦和院校聯系我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手機。有時候,你的專業需要調劑等特殊情況的時候,院校會撥電話咨詢,如果你的手機關機了,欠費了,或者外出旅游信號不好等情況下一直聯系不上,這時為了不耽誤時間(招生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和整個錄取流程,有可能就直接把你KO了。
3、關注省教育考試院錄取動態
及時關注省教育考試院的錄取動態,每年都有填報志愿失誤,沒有被錄取的情況,這時候要進行征集志愿。如果你一直等,沒有被錄取,又錯過了補報的時間,那就錯過該批次的大學了。
上海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
1.高考志愿填報要正確估分:分數出來前對一下答案,對自己有一個大概的估分;
2.高考志愿填報要提前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預估分數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積搜索數據;
3.高考志愿填報要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
4.高考志愿填報要研讀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有關招生方案、招生計劃和錄取規則等的政策性承諾,了解學校的招生章程對科學填報志愿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高考志愿填報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立足高考成績,這是志愿填報的最重要依據,如果高考分數一塌糊涂,其他的想法都只能是胡思亂想、不切實際。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各地高考成績也已經全部發榜,接下來填報志高考愿就成為了考生的重中之重;怎樣志愿填報,最主要的依據當然是高考成績,高考分數的高低好壞,可以說直接決定著,你將能夠讀什么樣的大學和專業。
其次、遵從內心,就是在立足高考成績的前提下,依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比較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力爭夢想成真。考生在正視高考成績這個最大現實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否則就是脫離實際、一事無成;因為我們都是社會的人,離不開社會的現實需要,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會與社會脫節,才能在社會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新高考平行志愿有何變化
一是志愿設置形式不同。目前的志愿是由一個學校加若干專業組成的,考生填報志愿時,首先選擇學校,然后再從選報的學校中選擇專業。改革后,志愿由一個專業(類)加一個學校組成,學校的招生專業(類)被分成若干個志愿單位,考生可以充分考慮自己的專業興趣來確定填報的志愿,尊重了考生的專業選擇權。
二是志愿設置數量不同。與其他大多數省份相比,我省考生數量和招生高校數量較多,改革后一個專業(類)加一個學校就是一個投檔單位,因此志愿設置的數量將相應增加。
三是投檔線不同。“學校+專業”模式下,以學校為投檔單位,每一個學校只有一條投檔線。而改革后,投檔直接投到專業上,同一學校內會出現不同專業(類)的多條投檔線,各專業(類)之間的投檔線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新高考錄取規則是什么
1、分數優先: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新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
舉例:甲考生600分,志愿1北京大學、志愿2清華大學、志愿3中國人民大學,乙考生598分,志愿1中國人民大學、志愿2復旦大學,由于甲考生分數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檔。
2、遵循志愿:每個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
說明:新高考未改革省份,通常可以填6-9個志愿,新高考省份通常有96-100多個志愿,投檔時按照志愿1、志愿2、志愿3、志愿4等順序投檔,直到滿足就投出,都不滿足,就掉檔了,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錄取,所以我們要把分數最高、最想上的學校專業填在最前面。
3、一次投檔,不再補檔:省考試院在正式投檔前一般會進行多次模擬投檔,理解為正式演出前的排練,看是否有問題,以及和各院校溝通是否需要調整招生計劃等,模擬沒有問題后,會正式投檔,投檔后不再補充投檔,只有在院校沒有錄滿的情況下,會組織征集志愿填報。
【上海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時間+入口+規則)】相關文章: